电商运营建站推广,联系我!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学习笔记-选修课 5年前 (2019-01-18) 156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3.1.1 金融机构一、金融机构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中介组织均称为金融机构。

3.1.1 金融机构一、金融机构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中介组织均称为金融机构。商品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借贷经济。金融机构是在克服各经济主体融资困难基础上产生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对供求时间和供求数量的不一致,或者贷方不了解借方的信用能力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使相互之间难于形成借贷关系。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人,克服了货币资金在供求时间、数量上的矛盾和双方互不信任的困难。首先银行通过自身的信用行为将分散的、小额的货币资金汇集成为一个巨大的资金量,以此满足各种不同量的资金需求;其次银行将不同期限的存款供给加以组合可以满足不同期限的借款需求。在这里,银行一方面代表资金贷出者的集中,另一方面又代表借入者的集中。既表现为借者,又表现为贷者,成为真正的金融中介。

金融中介机构的产生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从融资成本看,由于金融机构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服务机构,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遍布各地的分支机构,金融业务种类齐全,经营规模大等特点,使银行的单位筹资成本比其他企业和部门更低。从安全角度讲,金融机构稳定性强,信誉良好,资金雄厚,分散投资等优势可以减少或控制风险,满足人们追求流动性的要求。因此,对于借贷双方来说,他们自己做不到或者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才能做到的事,通过金融机构却很容易完成。

二、金融机构体系各种金融机构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维系一个国家资金集中、流动、分配和再分配的整个系统,就是金融机构体系。

3.1.2 金融机构的种类金融机构的种类很多,根据资金来源的方式,目前世界各国通常把它们分成两大类: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它们在社会资金分配和再分配中协同作用。其中,银行是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最基础的环节。

一、银行性金融机构银行性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资金,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发放贷款,并办理结算、汇兑等中间业务。在现代商品经济中,银行是社会资金融通的枢纽,是金融机构的主体。当前世界各国银行体系不尽相同,根据业务经营的特点,一般把经营性银行分为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

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了银行之外的一切办理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以及投资基金等机构。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1、商业银行具备信用创造功能。所谓信用创造功能是指现代银行所具有的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不具备这种功能。它们仅仅是起媒介资金的作用,充当“纯正的经纪人”的角色。2、银行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量大面广,业务方式多样,分支机构遍布各地且形成网络。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一般面窄量小,分支机构也相对比较少。当然,经济全球化,金融机构的业务分类逐渐模糊,两类金融机构之间也并非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渗透某些银行业务,增加银行职能,而银行也开始兼办某些原非银行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总的趋势是共同点在增加,差异在缩小。

一、我国金融体系的演变1、1948 年 12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代表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2、1953~1979,计划经济下的“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银行。3、1979~1994,金融机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化。多元表现:农、中、工三大国有专业银行从人民银行分离,建设银行从财政部分离;人民银行摆脱日常经营业务,独立为中央银行;恢复或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依附于银行、部委、地方政府发展。

二、1994 年的金融体系改革1、改革目标逐渐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2、改革原则分业经营,分业管理。3、改革手段组建政策性银行;推动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信托、证券与银行脱钩,全面推动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同时农信社与农行脱钩,恢复合作性质。

三、我国现行金融体系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2、商业银行(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股份制商业银行(3)合作金融组织 3、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专门从事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银行。由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设立。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的指导下,运用信贷手段对需要国家支持的某一行业或某一项目进行投资的银行。(1)国家开发银行(2)中国进出口银行(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1)保险公司是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经济组织。(2)信托投资公司是接受委托投资的金融机构。(3)财务公司是大型产业集团内部的融资机构。(4)证券公司是专门从事各种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企业。(5)金融租赁公司是通过融物的形式起融资作用的金融企业。(6)投资基金公司是通过向个人出售基金受益凭证筹集资金,然后委托他人进行多样化证券投资的金融机构。(7)资产管理公司是剥离和处理国有银行呆账的金融机构。5、外资金融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作为货币当局的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体系。(参见图 3-1)

  • 图 3-1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上图中,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实线代表业务关系,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虚线代表监管关系。就经济成分来看,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银行系统。其中包括作为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国有经济成分的金融机构。其次是为数众多的合作金融组织。此外则是港澳地区和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和代表处。按现行政策,我国不准许私人经营金融事业。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金融业的活动对整个经济的状况有重大的影响,个人的信誉能力有限,可能给金融业带来较大的风险。

3.2.2 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1、逐渐由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向混业经营发展是我国金融组织体系演变的第一大趋势。1993 年底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原则。1995 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又作出了分业管理、分业经营的具体部署。但是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和我国加入 WTO 的事实迫使我国金融业要逐渐向国际趋势靠拢,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2、培育合作银行体系是我国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的第二大趋势。《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合作银行体系的目标。试办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按照合作银行的目标改造现有的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在发展民营银行方面,自 1996 年民生银行开业以后,中国没有成立一家民营商业银行。2004 年,有三类新银行在争夺出生权。(1)有政府背景的股份制银行,如天津的渤海银行;东北的东北振兴银行,山东、安徽、江苏报批的淮海银行等。(2)农信社改组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银监会宣布,国家将给予 380 亿资金在 8 省市进行农信社试点改革,预计 2004 年将成立 30 家左右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3)民营企业挑头筹建的民营银行,如广东南华银行、深圳民华银行、江阴商业银行、西安长城银行、沈阳瑞丰银行。3、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同时,国内金融机构向外延伸是我国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的第三大趋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国内金融机构向外延伸,国外金融机构向我国国内扩展,将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我国各大金融机构在海外的机构已达 500 多家,业务有较大发展。近年来,它们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为我国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到海外市场筹资穿针引线,并组织国外企业客户来华进行投资和贸易洽谈,推进了外商在华投资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还为我国有关部门进行了人员培训等。

3.2.3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1993 年国务院决定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2003 年建立起相应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体制。三者之间建立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协调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创新及其监管问题,协调银行、证券、保险对外开放及监管政策,交流监管信息等,这是健全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监管决策与管理体制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减少磨擦、提高监管效率,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本章总结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中介组织均称为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安全。金融机构通常被分成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两大类。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作为货币当局的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体系。


个人博客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wordpress 相关隐私与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喜欢 (0)
[18669058523]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